專家來了~帶著你裝滿自信的行李箱,來趟不一樣的旅行吧

旅行的意義

單身時與好友旅行;為人夫後與太太旅行;為人父後與太太帶著孩子旅行,出遊再也無法說走就走,奶粉、副食品、尿布、餐具、推車、背巾、玩具等該準備那些,甚至都需要事先經過腦袋沙盤推演。

麻煩的還不只這些,旅行的過程中更可能還要挑戰各種突發狀況,何必呢!儘管要歷經這些過程,多與孩子一起旅行,不管近程、遠程都絕對是值得的,雖然我們必須為孩子『慢』下來,但神奇的是,我們卻因此多出更多時間,重新認識那些我們原本以為稀鬆平常的事物,同時你也會發現小寶貝們視野更加豐富、適應能力也更加提升。 

習慣被安排嗎? 讓孩子參與旅行的事前規劃

與孩子的親子遊,你總習慣先規劃好行程且做好所有安排,再直接告訴孩子旅行的目的地嗎?過去我也是如此,但隨著滋妹漸漸長大,累積不少出遊的經驗,不論是開車出遊或搭乘火車、捷運、飛機等大眾交通工具出遊;短程一日遊或遠程兩日遊,都跟著我們一一體驗。這一次的台中之旅我決定讓滋妹肩負整理自己與妹妹行李的任務。

正值兩歲半的滋妹總喜歡模仿大人,也愛透過『我自己做』宣示他已經是個獨立個體。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這次也特別幫她準備了專屬行李箱。

 

英國 Worlds Apart – Skoot

一開始就有驚奇的發現,車牌居然可以貼上自己的名字,只可惜滋妹還沒有英文名。

2~3歲的小朋友開始發展符號的概念,帶著孩子利用這些字母貼紙在車牌上拼湊出自子的名字,這個基礎的文字認知學習經驗既新鮮又有趣。

20160114_163057_mh1452760292283.jpg

23323

我:「你想一下,我們要出去四天應該要準備那些東西呢?」

滋:「衣服、Yabii的尿布,嗯…」

我:「還有嗎?」

滋:「沒有了!」

 

對於習慣被照顧的滋滋,這是一個很棒的責任感建立機會,同時也順便練習思考、歸納、整理的能力。

我引導著她細細回想共需要幾套衣服?長袖還是短袖?妹妹如果肚子餓了怎麼辦?需要帶洗澡的盥洗用品嗎?…

「我塞!塞!塞!」「拔拔~好了!」三兩下功夫,滋妹便將剛清點過的物品全部放進了行李箱,顯然首次自整理行李的滋妹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。

 

當看見孩子做的七零八落、結果不如你所預期,或許大多數人會想:「天啊!乾脆我自己來弄還比較快。」不可否認,我的確也會萌生不如自己做的念頭,但我不想剝奪滋妹的學習機會,也願意信任她。

 

那些多數我們認為孩子在搞破壞的行為,其實仔細想想,他們只是想宣示「我長大了!可以自己來。」如果覺得孩子做的不好,就用動作示範加言語鼓勵來取代苛責吧!孩子的自信其實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而來喔!

 

 

我:「哇~妳一下子就整理好了耶!可是衣服有點亂,行李箱也關不起來,怎麼辦呢?」

滋:「@#$%…」

我:「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好不好?」

 

四天三夜的行李,就在引導下重新整理完畢,這對於做不好就會生氣的滋妹而言可真是一大挑戰,但這個井然有序的成果,滋妹滿意極了!

 

在行前規劃中有哪些是可以讓學齡前孩子參與的部分呢?(需依據孩子年齡、能力決定參與程度。)

討論目的地、住宿地點-可給孩子二到三個選項,避免太空泛造成困難度過高。

討論交通方式-可選擇的交通方式有哪些?所需交通費用?交通時間?

整理行李-共需準備幾天的行李?需要準備那些用品?如何擺放?

行程不須多,漫步駐足所到之處,收穫更大。

旅行的意義不在於去過了多少地方,而是我們真正看見了多少自然或人文美景、歷經了那些體驗、發生了那些趣事,這些點點滴滴正是迷人之處。

 

 

※後記※

這次出遊幫滋妹準備了這個英國Worlds Apart -Skoot拉風旅行摩托車,不僅是讓滋妹收納她自己跟妹妹的行李,在空檔等待時,這台車車就成了陪伴孩子的最佳玩具,雙腳滑行的同時還可以順便訓練身體平衡感、雙腳協調性,一台Skoot滿足多樣需求,這樣的設計真的是蠻不賴的。

 

一直要媽媽拉著跑,這個功能應該蠻適合出國帶著小孩穿梭在機場大廳、免稅商店區。

 

要當收納行裡的功能,當然好攜帶也相當重要。

它造型實在太可愛了,不小心就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目光。

兩位小朋友互視了好一會兒,似乎在探對方的底,又似乎在眼神交流。

看小朋友間的自然互動模樣真的是很有趣。

小朋友也想騎騎看,不過我並沒有馬上跟滋妹示意請她先割愛一下下,就讓她自己決定是否分享。

滋妹後來決定要借出Skoot讓其他小朋友玩看看(雖然還是有點捨不得),這麼棒的行為,我當然要把握機會嘉許一下。

 

因為分享,意外交到了新朋友

不管是借出者或借入者都獲得了不一樣的滿足。孩子真的需要多體驗這樣的美好人際互動經驗,這遠比我們不斷告誡孩子“應該要分享”更能夠深植他們小小的內心。